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管理 > 正文
据“网信中国”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深入开展“清朗·整治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专项行动,积极推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持证亮牌”,清理处置一批新闻信息服务领域的违法违规信息和网站、公众账号,着力规范网上新闻信息传播秩序。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提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辨识度,目前正在推进实施“持证亮牌”工程,对获得许可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公众账号统一增加红“V”标识,并明示服务主体名称、许可证编号和服务类别(见图示)。同时,指导督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主体在获得许可的网站、应用程序等服务形式上明示许可信息。
专项行动期间,国家网信办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行为。一是仿冒假冒新闻单位。“中国国际新闻网”“黑龙江在线网”等网站,以及网易号“华夏早报”、西瓜视频号“信息新报”等,仿冒假冒新闻机构,编发虚假不实信息,误导社会公众。二是违规开展“采访”“报道”。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违规开设“中视生态环保网”,非法招募“记者”,打着新闻单位名义进行所谓“采访”,违规发布新闻信息。三是借舆论监督名义,谋取不正当利益。百家号“房财经”、微博账号“潇湘经略”、微信公众账号“乳韵之家”等,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发布涉企负面信息,并借机寻求商业合作或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大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提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辨识度,目前正在推进实施“持证亮牌”工程,对获得许可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公众账号统一增加红“V”标识,并明示服务主体名称、许可证编号和服务类别(见图示)。同时,指导督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主体在获得许可的网站、应用程序等服务形式上明示许可信息。
专项行动期间,国家网信办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行为。一是仿冒假冒新闻单位。“中国国际新闻网”“黑龙江在线网”等网站,以及网易号“华夏早报”、西瓜视频号“信息新报”等,仿冒假冒新闻机构,编发虚假不实信息,误导社会公众。二是违规开展“采访”“报道”。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违规开设“中视生态环保网”,非法招募“记者”,打着新闻单位名义进行所谓“采访”,违规发布新闻信息。三是借舆论监督名义,谋取不正当利益。百家号“房财经”、微博账号“潇湘经略”、微信公众账号“乳韵之家”等,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发布涉企负面信息,并借机寻求商业合作或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大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编辑推荐
热点专题
- 2020年国富泰家政信用项目工作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
- 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惠民惠企行动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 6.14 信用记录关爱日” 2020...
- 2020年两会“信”热点
- 我国推动家政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纪...
- 2020年将加快《社会信用法》立法工...
- 信用时代 鉴往知来—国富泰2019年...
- 《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政策梳...
- 第八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在京成功举...
-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
- 《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
- 《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
- 第八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即将在京召...
- 《信用修复机制》政策梳理
- 中国商务信用联盟商务诚信论坛暨第二次...
- 2019年两会“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