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用百科 > 正文
征信信息的采集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也不能有意打压任何一方。就是说,不能乱贴失信标签,判定个人是否失信的权力之手不能伸得过长。
针对新版征信报告可能将公共事业欠费情况纳入其中的做法,笔者认为,消费者与提供服务的企业、公司,是市场经济语境下平等的交易双方,他们之间一般具有市场交易行为的合同协议,一旦一方违反了合同协议,另一方完全可以采用诉诸法律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不需要计入诚信采集信息。在法律裁决之前,很难说谁对谁错,即便是计入诚信采集信息,也应该在法律途径走完、明辨孰是孰非之后。
倘若个人延缓交纳水电费、电话费属于失信行为,那么,电信、自来水公司服务不到位、随意涨价以及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算不算失信行为也要记入诚信档案?总之,征信信息的采集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也不能有意打压任何一方。就是说,不能乱贴失信标签,判定个人是否失信的权力之手不能伸得过长。
编辑推荐
热点专题
- 这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多重要?这些法律草...
- 第七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暨“互...
-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
- 诚信建设万里行
- 长三角地区深化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
- 第七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暨互联网+...
- 中国商务信用联盟成立大会暨商务信用建...
- 聚焦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导意见
- 信用助力慈善还需法治护航
- 国富泰邀您乘坐G2017高铁 201...
- “诚信春运”:让回家的路更加温暖
- 聚焦2017电商诚信新进程
- 2017中国商业特许经营信用体系建设...
- 第六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成功在京召...
- 公务员诚信建设 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
- 共享单车火爆的背后 折射出诚信的隐患
- 社会惩戒到底有多严?诚信体系建设体现...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训会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