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信用 > 正文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信用交通省”创建中期推进会上,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介绍了信用交通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客运输送能力显著提升,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是,在交通硬件设施水平提高的同时,交通运营管理中的“信用短板”问题日渐显现。客运车辆超员、超速、出租车拒载、网约车安全隐患、无证经营,扰乱铁路、民航、水路运输秩序等各类失信行为仍不同程度存在。
针对交通运输中存在的失信问题,此前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三部门联合开展“信用交通省”,就交通出行领域严重失信行为展开专项治理,这无疑为破解交通失信开辟了新途径。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效果如何?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信用交通省”创建中期推进会上,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介绍了信用交通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信用交通省”呈现出稳步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
刘小明表示,创建工作开展一年来,通过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信用平台网站建设,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创新运用信用手段开展市场监管,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整体呈现稳步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
据介绍,全国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信用信息近20亿条,形成与国家、各省级交通运输、铁路民航邮政,以及国家物流平台等行业第三方平台的常态化共享机制,建立了360.7万家企业、1240万从业人员的“一户式”信用档案,初步形成“信用交通分”模型和行业信用指数。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按照国家发布的联合惩戒备忘录要求,积极推进公路治超、工程建设领域的奖惩应用工作,累计发布了5批1212条公路治超黑名单、1批177条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红名单。同时,创新运用信用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这些举措取得良好成效。
“可以说,过去一年,是‘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打开局面、初见成效’的一年,是信用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一年,也是各地交通运输和发展改革部门将信用在行业探索创新、全面落地的一年。”刘向明如是说。
进一步增强创建“信用交通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开展一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刘小明强调,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找准“信用交通省”创建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刘晓明指出,总体来看,“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在以下五个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对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部分省份在创建过程中,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够,主动思考、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精神有待加强,在文件制定、行政审批、监管处罚等过程中, 还缺少应用信用手段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在建制度、成体系上还存在一定差距。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对信用手段的运用,主要散见于有关市场监管的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之中,立法层级较低,也不成体系。
三是在技术运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大部分省份的信用信息化基础不牢,部分省份的信用平台和网站还未建立,与业务系统的联动仍有不足;在技术层面上也仅停留在信息采集、数据归集、信息公开等浅层次应用上,全面展现、精准预测、智慧决策等信用深度应用较少。
四是在任务落实上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省份制定信用信息目录和共享需求目录,梳理形成联合奖惩的对象清单、措施清单、成效清单,报送联合奖惩案例,这些工作大部分省份进展也比较慢。
五是在应用和发挥作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信用交通建设不是“花瓶”,更不是“形象工程”,是交通运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信用也是交通企业和社会的重要生产要素。相较社会信用体系和交通强国建设的要求, 各省份在信用应用和发挥作用上还不够。
紧扣推进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条主线”
刘小明进一步指出,下一阶段“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要在“内容为王”和“应用是生命力”两个理念的基础上,紧扣“一条主线”,把握“两个根本”,健全“三个制度”,坚持“四个原则”,围绕“五个字”加强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好“六项任务”。
把握“服务行业改革发展”和“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这“两个根本”,健康有序推进信用工作。要释放交通运输供给侧的活力,可以通过“信用交通省”创建这一载体,聚焦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营造统一、规范、公开、诚信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降低货运物流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化解“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改善“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充分利用信用手段,加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明确行业准入门槛,适时实行行业限制准入等手段,加大行业治理力度,提升服务质量。
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信用“三个制度”,推动信用管终身。建立和推广事前信用告知承诺制度,优化替代事前行政审批。完善事中信用约束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惩戒力度。完善事后信用奖惩应用制度,将其与行政相对人的信用等级挂钩。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巡视员田原对交通运输行业信用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给出积极评价,他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涉及面广、市场主体多、失信行为多发,对信用建设的需求尤为迫切。国家发改委与交通运输部密切配合,从指导意见、联合惩戒等基础性、制度性工作做起,充分发挥专业部门和行业协会力量,在春运等重点工作中强化信用应用,初步建立了行业信用的基础框架,行业诚信意识和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编辑推荐
热点专题
- 聚焦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导意见
- 信用助力慈善还需法治护航
- 国富泰邀您乘坐G2017高铁 201...
- “诚信春运”:让回家的路更加温暖
- 聚焦2017电商诚信新进程
- 2017中国商业特许经营信用体系建设...
- 第六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成功在京召...
- 公务员诚信建设 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
- 共享单车火爆的背后 折射出诚信的隐患
- 社会惩戒到底有多严?诚信体系建设体现...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训会成功召开。
- 国富泰与您共建"诚信之壤"
- “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大会暨中国盐...
- 第五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 暨“互联...
- 电商“双11 ”有诚信才有未来
- 我国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倒逼企业诚信...
- “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完善征信体...
- 疫苗之“殇”?暴露的是社会诚信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