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管理 > 正文
加速、急停、漂移……在黑河市试车基地,多辆测试汽车在跑道上来回穿梭。“作为诚信寒区试车企业,相关部门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资质申请过程,真是太方便了。”北安市极地汽车测试有限公司负责人于洪波在申请新增测试项目资质时说,“这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让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测试工作上。”
近年来,黑河市大力推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纵深发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不断深入,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广泛应用。
“现在凭良好的信用不仅可以免交一半押金、自主选择空余床位,还能享受免费体检,真是太实惠了。”入住黑河市民政老年公寓的刘千感慨道。
刘千的获得感源于黑河市自然人诚信建设不断完善,也是黑河市持续推进信用惠民应用的成效体现。为了让信用持续创造价值,黑河市推出个人信用分“达子香分”,聚焦重点民生领域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机制,打造“信用惠民”应用场景30余个,涵盖医疗、养老、公共交通、法律、金融等众多场景领域。目前,已有5万余名诚信黑河市民享受到景区门票折扣优惠、骑行卡免押金、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信用有价”真正走进百姓生活。
“我们公司通过黑河市‘信易贷’平台申请了贷款,银行前期告知我们准备好相关材料现场进行办理,第二天300万元的信用贷款就发放到了我们的账户上。”黑龙江省广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崔丽敏表示。
经济发展,基础在实体、支撑在产业。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黑河市搭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多项信用信息资源,对接金融机构,创新各类金融服务产品,让中小微企业“贷得到、贷得省、贷得快”,切实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目前,黑河市累计78965家企业、个体工商户入驻平台,放款总额达93.34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信用监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建设诚信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黑河市坚持信用服务和信用监管双轮驱动,着力构建贯穿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政府监管全环节的新型服务监管工作机制。在事前环节,善用信用承诺,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交易成本。在事中环节,推行信用监管,对企业实施动态差异化信用监管,累计减少守信经营主体监督检查4956次。在事后环节,实施信用修复,建立企业信用修复全链条工作机制,创新信用修复“两书同达”和信用“无感修复”制度,高效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实现信用修复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目前已完成信用修复548条。
编辑推荐
热点专题
- 2020年国富泰家政信用项目工作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
- 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惠民惠企行动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 6.14 信用记录关爱日” 2020...
- 2020年两会“信”热点
- 我国推动家政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纪...
- 2020年将加快《社会信用法》立法工...
- 信用时代 鉴往知来—国富泰2019年...
- 《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政策梳...
- 第八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在京成功举...
-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
- 《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
- 《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
- 第八届全国商务诚信建设大会即将在京召...
- 《信用修复机制》政策梳理
- 中国商务信用联盟商务诚信论坛暨第二次...
- 2019年两会“信”相关